速读书阁

字:
关灯 护眼
速读书阁 > 瑜伽菩萨戒 > 第16集《瑜伽菩萨戒本》

第16集《瑜伽菩萨戒本》

  第16集《瑜伽菩萨戒本》 (第1/2页)
  
  我们前一条戒讲到「掉动嬉戏戒」,就是佛陀要我们菩萨应该要好乐寂静。
  
  「好乐寂静」这件事情我们再说明一下。我想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都是希望追求安乐,这是众生的本性,不要说是一个人,连一只蚂蚁它都知道要去追求快乐,但是我们对于快乐的果报要观照观照。
  
  在《瑜伽师地论》上说有两种的快乐:第一个是五欲乐,第二个是圣道乐。我们内心当中在这种五欲、在财色名食睡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乐受,但是这种乐受会夹杂着烦恼跟罪业,说是「譬如美食,夹杂毒药,初虽美味,终成大患」,所以我们今天在五欲当中追求快乐,那个快乐是扰动相,而且这个扰动相夹杂着过失,也就是说你必须为你现前的快乐,以后要付出痛苦的代价,这种快乐其实是牺牲你的未来,所以五欲的快乐在受用的时候,就像受用一个美好的食物,但是有毒药。
  
 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怎么办呢?佛陀要我们放弃五欲乐,我们生命是不是都没希望了呢?不是,有大乘法乐。就是说我们今天去拜佛的时候,当然刚开始我们在拜佛的时候,可能烦恼会抗拒叫你不要拜,但是你刚开始勉强,修行人刚开始都是勉强自己的,因为你这个习气刚开始是随顺烦恼而转的习气,要把它转为圣道,我们讲良心话,刚开始都是勉强自己,不能拜要他拜,不能念要他念。
  
  但是你拜了几拜以后,你内心也会出现法乐,这种快乐跟你在五欲所受用的快乐是不同,这种乐受是功德相,完全没有过失。所以我们今天,你要能够长时间的修行,你不能够把大乘法乐的受用辨别出来,你说我修行是勉强的,勉强的东西能够保持多久呢?你老是靠着一念的宗教情操、一念道心的支持,这件事情能够维持多久?
  
  所以一个人能够长时间无怨无悔的修行下去,他内心当中一定是受用到殊胜清净的法乐,他知道世间的五欲乐其实不是真实的快乐,那是一种颠倒相、过失相。尤其我们身为一个出家人,那更重要了,长时间的修行不能够只是勉强,刚开始是一念的宗教情操、道心、行力,但是你一定要在你的修行当中培养出一种乐受、这种寂静的乐受,这样子才能够支持你很坚定的一步一步的走下去。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明这个意思,一个菩萨要好乐寂静的法乐、厌恶这种五欲扰动相的过失的乐,这一条戒有这个意思。
  
  庚五、倒说菩萨法戒
  
  辛一、明染犯相
  
  首先我们解释戒题,菩萨法就是菩萨修学的法门,菩萨修学的这种正确法门,如果我们对于菩萨修学的法门加以错误颠倒的宣说,那就正式犯到这条戒。这当中有两科,先看辛一、明染违犯,我们看戒文:
  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起如是见,立如是论:「菩萨不应欣乐涅槃,应于涅槃而生厌背;于诸烦恼及随烦恼,不应怖畏而求断灭,不应一向心生厌离;以诸菩萨三无数劫流转生死,求大菩提。」若作此说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
  
 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,内心当中生起如是的见解,他这个见解这个时候只是内心的自己受用,还不构成犯戒的条件,但是这个错误见解生起的时候,菩萨正确的观照力还没有发动,就使令这个见解增长广大,慢慢的他就会立出很多的宗旨,有的会以语言文字来宣说他的宗旨,使令众生也能够受用,这个时候就正式犯戒了。
  
  他安立什么宗旨呢?他说:「菩萨不应欣乐涅槃,应于涅槃而生厌背」,说一个菩萨的修行者,对于寂静涅槃的乐受不应该好乐,反而对于涅槃的这种寂静乐应该要加以厌恶背弃,他提出这样的论点,对于佛法的功德涅槃应该是要厌恶。第二个「于诸烦恼及随烦恼,不应怖畏而求断灭,不应一向心生厌离。」对于这种贪瞋痴的烦恼、这种扰动相的烦恼,以及烦恼所引生的这些等流烦恼、这种比较轻微的烦恼,菩萨都不应该怖畏对治它的。
  
  不对治的意思就是随顺,我们对烦恼只有两种情况:不是对治它,就是随顺。这意思就是说身为一个菩萨不应该对治烦恼、也不应该好乐寂静的涅槃乐。为什么这样讲呢?他为了要自圆其说,就讲出一个理由来支持他的道理,说「以诸菩萨三无数劫流转生死,求大菩提」,说菩萨的宗旨应该在三大阿僧祇劫当中生生世世的流转,所以我们应该保存我们的烦恼来滋润我们的生死,以这种生死生命的相续来追求大菩提。「若作此说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」这种情况就犯到了这条菩萨戒,而且这一条戒没有任何的开缘。
  
  一个人如果完全没有学佛,他不会讲出这么似是而非的话;对佛法完全通达的人,他也不会讲出这种话;这种人大致都是一知半解、对佛法一知半解,才会讲出这句话来。
  
  我在佛学院有一个恩师达公长老,他是修禅宗,他有一次在彰化讲《六祖坛经》,讲到一半的时候有一个居士问达公说:老法师,你们禅宗是不是都不持戒?老法师说:你怎么知道呢?怎么知道我们禅宗不持戒呢?
  
  他说:六祖大师说的「心平何劳持戒」嘛。达公说:你心平了没有?说:我还没有心平,我的心还是起起伏伏的,有时候快乐、有时候痛苦,情绪变化很大。
  
  达公说:你赶快去持戒。(呵──)他是告诉你「心平何劳持戒」,如果我们内心当中对立好坏喜乐这种有所得的心消灭的时候,你干嘛要持戒!你每一念都安住在戒法当中。
  
  所以我们不能够以诸佛的果地功德来问难因地。比如说我们读《永嘉大师证道歌》,刚开始第一句话,我们不会读也会错认消息,说是「绝学无为闲道人,不除妄想不求真」。
  
  你看,修行人不除妄想烦恼、也不对治烦恼、也不追求涅槃。但是这是什么人?他前面讲过了,是「绝学无为闲道人」,这不是我们凡夫。如果你达到了「绝学无为闲道人」,你根本没有烦恼可对治、也没有涅槃可追求,因为你已经到彼岸了。
  
  但是如果一个生死凡夫说「你不对治烦恼、不厌恶生死、不欣求涅槃」,这个是邪见颠倒。一个人对烦恼对治的关键点就是你这个知见、观照,你认为烦恼不是过失相,你不可能对治它的;你有可能会修善法,修了很多很多的慈善业,但是你这个善业当中那个内心烦恼的障碍,这些染污的过失都夹杂在善业里面,你这个善业是夹杂烦恼的善业;以后得果报的时候,你会有快乐、也会有痛苦。
  
  所以一个人能够对治烦恼,一定是见到烦恼的过失,你看佛陀对烦恼是「譬如大火,使令我们热恼;譬如怨贼,夺取我们的功德」,佛陀是以过失相来观照烦恼,然后以种种的方便、以止观的方便来对治的。如果我们认为烦恼不须要对治,那表示你不可能对治烦恼,也表示这个烦恼永远存在我们的心中,就像垃圾一样,一个房间里面有一堆垃圾,你不扫它它永远存在的。所以这样的邪见也就容易导致这种错误的行为。
  
  辛二、释成犯相
  
  说明犯戒的理由:
  
  何以故?如诸声闻于其涅槃欣乐亲近,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;如是菩萨于大涅槃欣乐亲近,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,其倍过彼百千俱胝。以诸声闻唯为一身证得义利勤修正行,菩萨普为一切有情证得义利勤修正行。是故菩萨当勤修集无杂染心,于有漏事随顺而行,成就胜出诸阿罗汉无杂染法。
  
  这个地方是说明犯戒的理由,先说明声闻跟菩萨对于涅槃跟烦恼的看法:先讲声闻,如诸声闻人,他对于涅槃之法是欣乐亲近。这个地方的涅槃是偏重在空性的涅槃,就是阿罗汉的涅槃,他是没有所谓的造作相、没有妙用。
  
  声闻人主要是观四圣谛──知苦、断集、慕灭、修道,观察三界的苦,欣求不生不灭的涅槃乐,所以他对引生痛苦的烦恼跟随烦恼是深心厌离的,你看阿罗汉认为烦恼是像大火在燃烧一样,他要赶快离开这个火宅。阿罗汉如此,其实大乘菩萨也是相同的道理,他对于大般涅槃也是欣乐亲近,对于引生痛苦的这些烦恼跟随烦恼也是一样深深的厌离,而且这种心情是倍过彼百千俱胝,俱胝就是亿,大乘的菩萨对于烦恼跟随烦恼的厌恶是百千亿倍于声闻人,不要说是不怕,比阿罗汉还害怕。
  
  为什么呢?这以下讲出理由了,因为声闻人他只为了个人自身的利益、自身的解脱、为了证得我空的义利,而勤修这种戒定慧的正行,所以阿罗汉他只是为了自己的解脱,他为了自己的解脱尚且要证得我空来对治我们内心的我爱执!菩萨为了一切如母有情的解脱,而来证得我空法空这样的一种解脱,勤修六波罗蜜、自利利他的妙行,所以菩萨应当要在生死当中修集无杂染心,无杂染心等于是要修集清净心、我空法空相应的清净心。
  
  他虽然为了利益有情众生的因缘,在表面上随顺这种生死的有漏事业而行,但是他内心是清净的,所以超越出阿罗汉的无杂染法。
  
  无杂染法等于是清净心,所有三乘圣人的共同相貌就是清净心,三乘共坐解脱床,只是说这个清净心有所不同。阿罗汉的清净心没有大悲,他的清净心只是安住在空性,所以他的涅槃叫偏空涅槃;大乘菩萨的清净心有大悲心,他能够不住生死、又不住涅槃,在清净心当中生起种种的妙用来度化众生,所以不应该说菩萨不厌恶生死、菩萨不断除烦恼。不要说是不断除烦恼,我们可以这样讲,其实你在修学菩萨道,你第一个就是要先断除烦恼,说是菩萨有断恶、修善、度众生,其实断恶是最重要的基础。一个初学者你还应该偏重在断恶,在修善、度众生方面刚开始只是在作意、发愿。
  
  如果我们今天一个初心菩萨,内心烦恼的调伏还没有到达一个程度,你就广修善法,以后会出事情,因为你的大悲心活动的时候,你的烦恼也跟着活动,跟着活动,我们现在是一个没有资粮的菩萨,等到你善业修多了以后,你福报大、你讲话有力量的时候,而且你这个讲话是邪见跟烦恼的时候,那对佛教的伤害是不可思议的。虽然你也做一些慈善事业,但是你对佛教也产生的负面力量,那个时候是谁也没办法劝谏,一个福报大的人要做的事情,谁也没办法障碍。
  
  所以我们宁可应该在次第上先调伏自己,在我们自己的资粮还没有准备好之前,其实你还不急着去修善、度众生。换句话说,这条戒的意思就是「成就一种远离愦闹调伏烦恼的清净心,是三乘的共学之道」,这一点是佛陀提醒菩萨:我们在度化众生,不要忘了调伏烦恼这件事情。
  
  庚六、不护雪讥谤戒
  
  辛一、明犯相
  
  壬一、明染违犯
  
  这一条戒的意思就是说有讥谤的事情发生了,我们不加以护、不事前的避免,护就是事前避免,雪就是事后的消除,让这个讥谤的事情不断的蔓延下去,这样菩萨就犯了这条戒了。分两科,先说辛一、明犯相,这当中先看染违犯,我们看戒文:
  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于自能发不信重言,所谓恶声、恶称、恶誉,不护不雪。其事若实而不避护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
  
 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,这个菩萨可能身口意有什么过失,引生别人对这个菩萨发起一种不信重的言词,这个言词对菩萨已经没有信任、而且没有尊重,对菩萨没有信心跟尊重。什么样的言词呢?
  
  这以下提出了三种:一个是恶声,他当着面表达一种粗恶的言词;或者恶称,恶称就是讥笑,用种种的话来讥笑你,他不是用粗恶的,他是用讥笑的;或者是恶誉,恶誉等于是背后的一些毁谤。菩萨对于这种恶声、恶称、恶誉毁谤讥嫌的事情出现以后,菩萨不能事先的避免,乃至于事后的消除。总之,「其事若实而不避护」,而这件事情也的确是存在的,菩萨的确有这个过失,有这个过失以后,菩萨不能事先的避免、也不能事后去消除这个毁谤的事情,让这个过失不断的蔓延下去,菩萨就违犯了菩萨戒,也就伤害了你的菩提心。
  
  壬二、明非染违犯
  
  若事不实而不清雪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非染违犯。
  
  如果别人对我们的讥嫌毁谤是虚妄的、捏造出来的,但是菩萨对这件事情完全不理睬,让这个毁谤的事情在世间上流通出去,让众生对三宝失去信心,菩萨也是犯戒,虽然是非染违犯,但是你没有把它解释清楚,你就障碍众生的善根。所以虽然你没有染污心,但是也是犯菩萨戒。
  
  辛二、无违犯相
  
  无违犯者:若他外道;若他憎嫉;若自出家,因行乞行、因修善行,谤声流布;若忿蔽者;若心倒者:谤声流布,皆无违犯。
  
  开缘当中有五种情况:第一个「若他外道」,对方是一个邪见外道,邪见外道故意来毁谤佛弟子,你怎么解释都没有用的,愈描愈黑,这样子我们可以保持默然,因为他根本就是不可理喻;「若他憎嫉」,这个人内心当中对菩萨有很坚固的嫉妒心跟憎恶心,当然对方有坚固的瞋心跟嫉妒心,也就没办法解释了,解释可能会让对方又再一次的毁谤;「若自出家」,身为一个出家人,为了随顺佛陀的制教而行托钵的善法、或者修行种种的戒定慧,当然在修习戒定慧的时候,有时候是违背世俗之道,因为你的出家关系,引起在家人的毁谤,这件事情让我们别无选择,因为我们要修学善法,我们要尊重佛制,这种情况是开缘;「若忿蔽者」,就是对方被这种猛利的瞋心所蒙蔽,在这个气头上,我们暂时的不护不雪,等到对方心平气和再加以解释是可以的;第五个「若心倒者」,对方精神错乱,当然你就是解释也没用:在前面的五种情况下,即使是「谤声流布,皆无违犯」。
  
  这个地方等于是统摄所有「护世讥嫌戒」,任何一个会让众生讥嫌的事,我们都要事先的避免,乃至于事后的解释。我们在声闻戒里面,佛陀对于护世讥嫌是明白的一个一个解释,「这件事什么不能做、什么事不能做」,因为声闻戒本身有一定的时节因缘;但是菩萨戒本身是通三世的,所以菩萨戒在护世讥嫌方面,没有明白的说哪些不能做、哪些要做,他只告诉你一个原则,会让众生产生不信重言,这件事情就不能做。
  
  为什么佛陀不明白的解释到底哪些不能做呢?因为「护世讥嫌」每一个国家的因缘不同,你看看,以出家众来说,如果诸位到过南传国家:到泰国去你吃肉,居士不会讥嫌你;但是你要过午吃东西,那是很严重的,他认为你这个出家众不守戒行。但是在中国佛教:你晚上吃东西,居士不一定会讥嫌你;但是你要吃肉,就件事不得了了,说你这个出家人不守戒行。所以中国佛教的讥嫌跟泰国佛教不一样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