速读书阁

字:
关灯 护眼
速读书阁 > 瑜伽菩萨戒 > 第26集《瑜伽菩萨戒本》

第26集《瑜伽菩萨戒本》

  第26集《瑜伽菩萨戒本》 (第2/2页)
  
  「若有疾病」,菩萨有疾病。或者身体虚弱。「若欲方便调彼伏彼,广说如前」,我们今天不显扬是对众生的一种对治。「若护僧制」,为了遵守僧团或者常住的制度。
  
  「若知由此显扬等缘,起彼杂染憍举无义,为遮此过」,就是说如果我们今天对他种种的赞叹随喜,可能会引起一些杂染的过失。什么过失呢憍举,产生憍慢高举。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,古德的开示:如果一个初学者,我们尽量不要在大众当中显扬他的功德、或者显扬他的过失,这对他不好,所以随喜功德可私下,因为你在大众当中把他的功德说出来,一个初心的学者很容易产生高慢,一个人高慢心生起的时候,他的功德就会退失掉,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,要遮止憍慢高举的过失,可以不随喜赞叹。
  
  「若知彼德虽似功德而非实德」,他内心好像有戒定慧的功德,事实上是表面的,他没有真实的功德;「若知彼誉虽似善誉而非实誉」,这是身业,身业好像是威仪很好,事实上是不真实的;「若知彼说虽似妙说而实非妙」,这是口业,他讲得很好,但是佛法的内容是似是而非。
  
  「若为降伏诸恶外道」,就是说邪见外道,虽然他也有一些善良的功德,以人天的角度来看,外道也做一些种种的善业,但是我们不加以赞叹,因为赞叹的结果会让外道更增长他的邪见,让众生对外道的认识更加模糊,所以对于外道的功德,佛弟子不加以赞叹,因为避免产生邪见。
  
  「若为待他言论究竟」,他正在说法,为了尊重说法仪轨,我们等到说完法再赞叹。以上的十一种因缘皆无违犯。
  
  这一条戒的重点在对治嫉妒心,嫉妒心就是「徇自名利,不耐他荣,妒忌为性,忧戚为业」,就是说我们凡夫的心,安住在一种无明,我爱执,我们总是认为在剎那剎那生灭的心识当中,有一个常一不变的我,所以在跟众生接触的时候就爱着这个自我意识、我,就是所有的众生都是以你为主。
  
  所以我们就会认为,所有的荣耀都应该归于我的,如果这个荣耀不幸出现在别人的身上,我们就嫉妒破坏。佛陀告诉我们:应该以随喜功德来对治这个嫉妒。
  
  在《譬喻经》当中佛陀讲一个故事:有一个大商主,这个大商主带了很多商人要去远方做买卖,要经过一个广大的草原,在草原走了几天以后因为天色昏暗不幸迷了路,迷了路以后三天三夜见不到草水饥渴将死,这个大商主这个领队是一个有智慧的领队,他就作如是思惟:这个时候在草原当中,我再这样走下去,所有的人都要死掉。
  
  他就思惟「树一定有树神」,他向树神祈祷、祈求,他就领着所有的商队来到一棵大树,把这棵大树围绕起来,就向大树顶礼:树神,伟大的树神!请你慈悲,我们现在迷了路,我们三天三夜都没有东西吃,饥渴将死,请你慈悲加持我们。
  
  祷告以后,这个树神被他们感动就现身,现身以后树神说:你需要什么呢?我们现在需要饮食的资助。树神说:饮食是很简单的事情。树神左手食指一指(呵),就出现很多饮食出来,众商主很高兴的把这个饮食吃完。
  
  当然一切法因缘生,任何的过失、任何的功德背后有它的因缘,这些商主就问说:尊神,你这个手指头怎么会出这么多饮食,这个手指头这么好用呢?这个树神就说:我前生是一个磨镜子的工匠(以前镜子是用铜做要磨),我磨镜子不是在家里面磨,我是在城门外面磨镜子,磨镜子的时候有比丘托钵问我说:今天哪里有斋会、有法会得到饮食?我右手继续磨镜子,左手就往那个方向一指:那个地方有饮食。比丘靠我手指的方向去,就得到饮食了。
  
  因为我这个手指头经常指出饮食的方向(哈),所以我今天这个指头就特别好用,就出现美好的饮食。这个因缘所生法是说,其实这个比丘吃到饮食都不是这个工匠准备的,他根本没有准备饮食,他没有准备饮食,但是他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,他对于别人的功德产生随喜。
  
  在经典上讲一个譬喻说:有人出现了火把,我没有火把,但是我对这个火把内心释放一种随喜的心,诶,这个火把就跑到我身心世界上,世界上的因缘是这样。就是说他出现一个功德,我对他释放随喜,这个功德有一部分会跑到我的身心世界。我们讲「誓断一切恶,无恶不断;誓修一切善,无善不修;誓度一切众生,无一众生而不度化」,这个地方是讲修善。
  
  誓修一切善,当然这是一句话,但是诸位要去实践的时候,你发觉这件事情不容易,所有的善法要完全修学、所有的波罗蜜都要成就,绝对不是一生能够成就的。我们今生可能有些人偏重持戒,有些人他持戒很容易,但是你要他修定、要他研究经教有困难;有些人智慧高,但是你要他修定有困难:所以我们在成佛之道的过程当中,每一个人在修习功德各有偏重,「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」,所以我们能够成就一部分的功德,但是有的功德没办法成就。
  
  怎么办呢?我们就随喜,我们看到别人的身心世界有功德,我们随喜,这个时候我们能够得到这个功德的加持。所以这个地方佛陀告诉我们:我们在恒顺众生以后要随喜功德。
  
  所以你看《华严经》上的随喜上:「十方一切诸众生,二乘有学及无学,一切如来与菩萨,所有功德皆随喜。」它这个随喜是随喜五乘的功德,你看十方一切诸众生:慈济是修人天善法,我们身为出家人当然不方便去盖医院,但是我们能够随喜;南传佛教修无常、苦、无我,修我空观,诶,我们也随喜,我空观能够解脱三界的生死;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到十方世界用种种的波罗蜜广度众生,我们现在只能够在佛堂拜佛,但是我们也可以随喜。
  
  就是说我们自己在成佛之道不要给自己造成障碍,为以后的修学佛法要铺一个通畅的道路。在佛法上说:假设有人诵《法华经》,你内心生嫉妒诵《法华经》没什么了不起,好了,你以后诵《法华经》就有障碍,就是障碍重重,「诶,奇怪,我今天要诵的时候事情特别多,这个经文诵了半天,看了批注还是不懂」,就是因为你有障碍,嫉妒,你嫉妒的结果,你跟这个法就结上恶缘,因为他今天是修行一个功德法,你今天的所缘境是一个法的所缘境,你不是针对这个人。
  
  所以我们对于别人的功德有两个选择:第一个、你要依止你的无明来嫉妒,那你自己给自己障碍,对他来说别人没有什么伤害;第二个、我们采取随喜,我们跟这个佛法结下善缘,而且众生也得到鼓励。所以这一条戒就是在利行的时候,我们在恒顺众生以后要随喜功德。前面是依止人的摄受,这个是对所有功德的一个随喜赞叹。
  
  好,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,阿弥陀佛。
  
  (视频、音频都只是讲到这个地方。)
  
  我们回答几个问题:
  
  【学员提问】:请法师慈悲开示,「恒顺众生」会混乱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吗?
  
  【师父答疑】:「恒顺众生」是观察他的根机,就是你自己有判断能力,你就不会为众生所转,最怕就是你自己没有观照力,你也不知道这个众生他所提出的希望要不要随顺。做一个菩萨要广学多闻,你不摄受弟子,那你什么都不要学习了,你自己在佛堂把门关起来用功,那你的目的只想断恶。如果你想要摄受众生,那你非得广学多闻、成就种种的方便不可。
  
  【学员提问】:如果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,那有必要去分辨是非善恶吗?
  
  【师父答疑】:提出这个问题是有一个很严重的障碍。「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,有须要去分辨是非善恶吗?」这对佛法讲「空」的意思可能有些误会,佛法讲「空」是讲「一切法无自性」,是说「一切因缘」。因缘的意思就是说「一切法不决定」:比如说你今天是一个人,这个「人」不决定,你来生不决定做人,会有变化;说你现在福报很大、你很有钱,这个福报的法也不决定。诸位想想看,除了涅槃的法以外,诸位所想到的有为法,哪一个是决定的?我看你想不到。所以佛法的空是安立在自性空,自性空的时候你看到一切法因缘生,同时看到。
  
  所以如果你看到空以后,你觉得没有所谓的是非善非,善法没有招感安乐果报的功能、恶法没有招感痛苦果报的功能,那你这个就是偏空了、恶取空了。佛法看到空的意思是一切法无自性、不决定,你现在很苦恼,不决定,你可以改变,苦恼的本质是因缘生,你也可以创造一种安乐的因缘来调整它,你有苦恼一定也有罪业。佛法讲空的意思,就是我们看到我们的生命是无常、苦、无我,没有一个自主的我,没有「我」,我们看到生命是流动剎那剎那生灭、看到空,其实你看到空以后,以就知道佛法会给你无量的希望,你看到空不是消极,看到「空」就是说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,这个就是空。
  
  说是我们对空的体验一言以蔽之,就是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,所以你来生想要做什么你都可以做到,你想想看,你来生想要做什么都可以。你说「我要做大国王」,可以,你把做大国王的因缘具足了,你把那个因缘具足了,这个果报就会出现;你说「我来生要做大阿罗汉」,也可以做到,你把阿罗汉的因缘具足了;你说「我来生要到极乐世界」,你把信愿行三资粮具足了就可以。所以我们看到空的本质,也看到了因果丝毫不爽,其实如果一切法不是空,反而不能建立因果,是不是!你一切法不是空,你永远是人,你造善也是人、造恶也是人,那因果不能建立。其实因为空,所以才能够建立因果,诸位要知道。
  
  如果一切法不空,那这个人是有自性的,你今生是人,你被杀了以后,很多人就说「怕啥,二十年以后还是一条好汉」(呵──),你二十年后可能是一条猪,是一条好猪不是一条好汉(众笑)。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空的意思,是看到了「因缘所生法是可以建立的」,因为一切法毕竟空,所以一切法因缘有。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──因为空,所以才有所谓善恶的招感性,这两个是同时存在的。
  
  【学员提问】: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。难到因果的法不是空吗?
  
  【师父答疑】:因果的法它是无自性,就是你今天是善也不决定是善,不过那个法不能说空,这个不能说空,它是宇宙间存在的真理,叫依他起性,这不能空。所以佛法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要观因缘生,这个因果的轨则不能空掉。这个轨则为什么不能空掉?说是造善招感可乐果报、造恶招感不可乐果报,这个轨则为什么不能空掉?因为它不是因缘所生法所创造出来的,是宇宙间法尔如是,这是一个真理,这个真理不能空掉。
  
  【学员提问】:中道第一义谛的诸法实相,有是非、善恶、对错吗?
  
  【师父答疑】:在第一义谛里面没有所谓的对错,因为我们观一切法空的时候,智者大师说「那是入到一种无相行」,这个时候是离一切的对错、你我的对立,无有少法可得,所以观一切法空的时候是安住在空性。但是你有时候修无相行、有相行,你从空性出来的时候、跟因缘法一接触的时候,这个时候你就知道有善恶,这对立法,有善有恶、有痛苦有快乐。但是在第一义谛的时候是无有少法可得,那是胜义谛的境界,离诸对待的。
  
  【学员提问】:请法师慈悲开示,每天早课都有诵「普贤十大愿王」,「第一礼敬诸佛,虚空界尽、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礼敬诸佛无有穷尽,念念相续无有穷尽,身语意业无有疲厌」,请问法师,当维那师诵到此文的时候,弟子要如何的修行才能够达到「虚空界尽」又「念念相续无有穷尽」的境界?
  
  【师父答疑】: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是时空无尽的。我想我们今天要达到时空无尽,我们不要说是马上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我们先修空观,先空掉自我意识。我们一个人会活得那么狭碍,我们众生有一个非常严重的毛病,就是在一种剎那剎那无常变化的生命当中捏造一个自我意识出来,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,我们总认为内心当中有一恒常住不变异的我,小时候的我跟长大的我是一样的、今生的我跟来生的我是一样的,其实这个我是我们捏造出来的、打妄想打出来的。
  
  从因缘所生法,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色身、一个心识,这个心识就是一个受想行识,一种感受、一种思想,这个感受思想是随着业力的招感有所变化。就是说你今生是一个人,你用人的思想去思考;来生如果做一只蚂蚁,你是一只蚂蚁的思考:所以这个生命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。你把这个我空掉以后,你再去念这个经文,你就会有一种不同的感受,你会觉得你的心量比较大,你会从无明业力所招感的一种短暂的时空里面跳出来,看到更开阔的、无穷尽的时空、看到无量的生命。所以我觉得刚开始先修我空观,先破障。
  
  【学员提问】:请法师慈悲开示,大乘佛法对菩萨的定义,六度都是约着内心当中能够生起善根而安立,非约外境。弟子以前曾经听到有人谈到放生的问题,他的经验是「碰到佛诞日去买放生的动物,很多商贩前一日就刻意去捉众生隔日来卖,而且放生后的动物很快又被人捉走,如是的重复,后来他就不再放生了,因为他认为放生变成在放死」。不知这样的看法是否正确?请法师慈悲开示。
  
  【师父答疑】:我们今天放生主要有两个目的:从自利的角度,我们培养我们的慈悲心;从利他的角度,我们解救刀下的众生。不过这个地方,所有的善法都要有智慧的观照,理论上来说,你要放生,你不要刻意去买。就是说你去菜市场,看到一整脸盆的众生,你看到刀下的众生,临时把它买下来。因为众生的世界各式各样,有些人欢喜造善业、有些人欢喜造恶业,你今天刻意去买,他的数量不够,他很可能就去捉,这些众生本来不应该被捉的,结果因为你要放生而被捉起来(呵),就有这个问题了。
  
  当然你也可以说「我在为自己栽培善根」,当然这样讲也是对,我们知道菩萨道有三种力量,誓愿力、观照力、行动力,这三种力量最重要的是观照力,没有智慧的观照,你所有的善法都会变成有漏。所以放生本身是一个善法,但是你要考虑到时节因缘,如果你的数量很多,最好不要刻意的跟某一位特定人员去定,你想想看「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众生」?你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?他为什么会有?这个地方你要想想看。
  
  【学员提问】:请法师慈悲开示,为了达到我空、法空,有人会想「既然一切法皆空,何须有所做为!而不积极的去广行菩萨道」,为了避免这样的想法,是不是要修慈悲观来发起度众生的心来对治?
  
  【师父答疑】:如果我们刚开始修空观修得很长很长,都一直安住在空性,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当中所有有相的境界都消失掉了,苦恼相、安乐相都消失掉。如果你一路的修空观,可能你对于修习善法、度众生就会不生好乐,就堕入二乘种性,所以这个地方你就是要多读大乘经典,你偶尔也要从空性里面从空出假,你看看众生在苦恼当中,啊,生起悲悯;你偶尔也要从空出假,看看诸佛菩萨的功德庄严生起好乐。所以智者大师说「你不能一天到晚安住在无相行」,菩萨修了太多的无相行会伤害菩提心。所以有时候我们安住在无相行、安住在空,但是有时候从空性出来,接触众生的苦恼起大悲心、接触佛菩萨的功德庄严生起修善的心。
  
  【学员提问】:修大乘法是否有两个修法:一、自外而内,由修习六度万行而悟入中道实相;二、自内而外,由体悟中道实相而任运度众生?
  
  【师父答疑】:你这样讲也是对。我们这样讲好了,就是说有钝根菩萨跟利根菩萨。在智者大师的藏通别圆四教:钝根菩萨一开始观照力薄弱,他对诸法实相的现前一念心性,这种即空、即假、即中的道理听得少,所以他这个事相上的修行多,他偏重在修福德资粮,事修多理观少;利根菩萨是先成就内心的观照,先成就理观,然后依止他的智慧,推动他的行为,理观多事修少。钝根菩萨在成佛之道当中,会先成就福报再成就圣道,他会做很多生很多生的国王,然后再成就圣道,但是钝根菩萨理观少,有可能会退转;利根菩萨会先成就圣道以后,然后再修习福德资粮、然后在去广度众生:那这个就是大家的选择。
  
  【学员提问】:对于初学者,除了常住安排的课程外,应如何安排自修的内容,读诵大乘经典其比例为何?初学者与修行较久者应如何规划?
  
  【师父答疑】:我想我们今天,初学者应该比较偏重在断恶、改过,初学者我认为先净化自己很重要,先把自己身口意比较粗重的过失先消灭,不要急着修善、度众生,所以我认为刚出家修行「先打得念头死」,偏重在自我反省、对治自己的烦恼。如果你是老参,烦恼淡薄了,你可以去修习一些善法,或者试着去度化众生,从修善度众生当中,然后再去回光返照自己。所以三聚净戒应该有所偏重。
  
  【学员提问】:爱不重不生娑婆,女众尤其情执重,请问法师,对于这种习气其生起的行相为何?如何对治?使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,将俗情转成道谊,不造成修道的障碍,反成助缘?
  
  【师父答疑】:这个情执,情执重的人悲心也重,真的!情执能够转过来,这个人的大悲心不可思议,所以女众的情执重,女众的行力也强,这个是事实,男众平均是比较懈怠,说世间上的事情很难十全十美。如果说你要保守一点,情执的根源在攀缘心,就是你刚开始先摄用归体,就是你要把你的慈悲心先收摄一下,因为情执跟慈悲心这两个东西刚开始很难分清楚,你一动慈悲心就情执,就是这样,这两个真妄和合嘛。
  
  世间上的凡夫没有经过修炼的过程,我们生起慈悲心就夹带着爱取烦恼,刚开始宁可保守一点,我的慈悲心也稍微的收摄一点,情感也会淡薄一点,那这个时候你要多修无常观跟苦谛观,思惟苦谛,爱是苦本。修行人刚开始有时候会让人家感觉比较不通人情,有很多居士对我们修行人这样批评,但是我告诉他说:你应该给大乘菩萨一些包容。
  
  他想行菩萨道,他是这样想,但是你是不是应该给他一些次第呢?刚开始拒绝一些人情的因缘、拒绝一些对众生的关怀,你说他是不是需要这一些过程呢?你有须要对他要求那么高吗?他一出家就去干什么干什么,你又要马儿跑,又要马儿不吃草?是不是!(呵──)你又要他清净,你又不让他去修行,那他不是成佛才出家,他是凡夫出家的呢!所以情感重,刚开始就是摄用归体,自己先思惟无常苦谛,把自己的慈悲心稍微的收摄一下会好一点。一个人如果刚出家就做别人的师长,你的情感很难对治,你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对治。
  
  【学员提问】:请问法师学习 教典的次序是大乘、小乘、外道,蕅益大师的阅藏次第,他在《寒笳集》上说:「学问之道,贵下学上达,所以如来施教,必有次第,今人空腹高心,但图圆顿之名,无力饮河,讵能吞海!必先阅律藏,(蕅益大师说阅藏的时候,第一个先阅律藏,为什么?)稔知佛世芳规,深炼为僧要务,次阅四阿含,了正因缘境,为圆妙三观之本」?
  
  【师父答疑】:这个蕅益大师的开示,这个地方是这样子讲,不过这个地方蕅益大师是说阅藏次第,一个人会阅藏,你应该对大乘的菩提心跟正知见都具足,你才有资格阅藏。不过你只看蕅益大师这一本是不够的(呵),你要多读读《灵峰宗论》你就知道蕅益大师怎么说,你要读读《教观纲宗》《法华文句》《法华玄义》《楞严文句》这一些,你就知道他怎么说,他很强调成就大乘种性。你没有成就大乘种性,你马上修证,你可能会走上偏邪之路。《寒笳集》是弘一大师把《灵峰宗论》读完以后一个摘要的东西,弘一大师摘要当然是选他适合的东西。但是你要研究一个祖师的思想,你要全面的看他的书,会比较公平一点。
  
  【学员提问】:请问法师您所开示的《瑜伽菩萨戒》内容,是不是能录制成整套的录音带,以方便请购?
  
  【师父答疑】:现在已经有做成录音带了,不过你有这个欢喜心也是好。
  
  好,我们今天讲到这里。向下文长,付在来日,回向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