速读书阁

字:
关灯 护眼
速读书阁 > 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 > 第307章 武夫当国!

第307章 武夫当国!

  第307章 武夫当国! (第1/2页)
  
  “三等功…”
  
  “二等功……”
  
  “一等功………”
  
  “还有特等功?”
  
  天子荣新元元年年,秋八月。
  
  北地郡西边陲,某处不知名的丛林之中。
  
  看着手中,那本以粗纸为载体,且装订精美的簿子,江都王刘非是看了又看,翻了又翻,俨然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。
  
  簿子并非他物——正式刘荣于加冠亲政之后,所颁下的第一道国事诏令:军队功勋核算改制方案。
  
  该方案的官方正式名称为《武勋核算新则》。
  
  而近几日,已经顺利抵达北地,又没有其他要事的江都王刘非,便投入到了这一新律的研读、探究之中。
  
  ——和廷尉及天下各地方均线所用的刑事、民事法律:《汉律》一样,施行于军队中的法律条令,即军法,也同样是汉室法律框架内的组成部分。
  
  作为一个宗亲诸侯——作为汉家的实权诸侯,而非后世那些当猪养的所为‘王爷’,刘非本就需要对汉家所有的新、旧律法保持基本的了解。
  
  往好了说,是保持对汉家政坛的基本了解,以更好地治理自己的封国。
  
  说难听点,就算日后脑子抽抽了,想要做一些离经叛道的事,也总得稍微规避一下法律风险,免得被长安中央抓住太大的把柄。
  
  具体到刘非,情况就又有不同了。
  
  此战,汉家以马邑为饵,意图声东击西,谋夺河套;
  
  刘非则是已经被刘荣,私下定为汉家在河套地区,分封的第一位宗亲诸侯。
  
  众所周知:对汉家而言,无论削藩是多么有必要的事,燕、代、赵三个戍边王,都总是被排除在削藩条例之外。
  
  至少,也是先削其他的内陆诸侯国,最后的最后,才轮到这三个北墙戍边王。
  
  至于南方,那就更夸张了。
  
  ——太祖高皇帝刘邦,带着满朝公卿大臣、功侯贵戚,在长乐宫斩白马而誓盟:非刘氏,不得王!
  
  却丝毫不影响在汉室版图极南,吴氏长沙国在太祖皇帝白马誓盟后,依旧延存了足足四十多年。
  
  若非自己不给力,不小心断了后、绝了嗣,汉家短时间内,依旧不会有取缔吴氏长沙国,以封宗亲长沙王的打算。
  
  结合此间种种——无论是北方的燕、代、赵三个戍边王,还是南方的长沙国,都表明汉家对于宗亲诸侯、对于分封制最直观的态度。
  
  对于那些于国无用,仅仅只发挥着极其有限的地方治理作用,同时却又总是为长安朝堂中央制造麻烦,甚至产生威胁的宗亲诸侯国,长安中央恨不能一夜尽废为郡县!
  
  即便考虑到各方面的顾虑,长安中央也还是在太祖皇帝开汉国祚后,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里,便就‘削藩’一事达成一致。
  
  ——必须削!
  
  不能太猛烈,那就温水煮青蛙!
  
  不能惹众怒,那就搞逐个击破!
  
  总而言之,言而总之,无论是居心叵测的异姓诸侯,还是心怀鬼胎的宗亲藩王,都必须削夺其权利。
  
  动作再慢、见效再慢,长安朝堂削藩的脚步,也绝对不能有片刻停止!
  
 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,则是长安中央对南北戍边王,则采取相对慎重的态度来对待。
  
  如先帝年间,吴楚七国之乱爆发,长安朝堂首先考虑到的,便是燕、代、赵三个戍边王的可靠程度,以及北方防线是否安稳,匈奴人是否有机会横插一脚,使得长安朝堂中央两面受敌。
  
  最终,确定匈奴人‘自顾不暇’,有自己的问题要处理(单于庭血洗右贤王及其党羽),且燕、代、赵三个戍边王,有至少两个属于绝对可以信任,长安朝堂——先孝景皇帝才总算是安下心,从而毅然决然推出了晁错的《削藩策》,以彻底逼反吴王刘濞。
  
  简单来说:对于燕、代、赵三个戍边王,长安朝堂的态度非常谨慎。
  
  对于占据这三个王位的个人,及燕王、代王、赵王三人,长安朝堂是一边仰仗其巩固边防,一边忌惮其尾大不掉,更甚是养寇自重。
  
  但对于这三个位于北境的‘戍边国’,长安朝堂又是能帮则帮,各类索取能免则免、赏赐能加则加。
  
  总体而言,对于戍边王,长安中央一边防备着藩王个人威胁汉家宗庙、社稷,同时又对诸侯国所能起到的战略意义,抱以极大的期待。
  
  燕、代、赵尚且如此——身为戍边王,仅仅只是肩负边防任务,肩负战略防守使命的戍边王尚且如此;
  
  日后得封河套,即肩负着不比燕、代、赵更小的战略防守任务,同时又极大可能肩负着战略进攻任务的蒙王刘非,自然更是不用多说。
  
  ——刘非个人,必然会引来整个长安朝堂,乃至全天下人的瞩目!
  
  刘非的一言、一行,都会被放在放大镜下,被无数人反复分析,乃至剖析;
  
  与此同时,长安朝堂,乃至天子刘荣本人,又都会对刘非抱以极大的期待。
  
  期待刘非这个蒙王,能尽快发挥宗亲诸侯,在私有国土上的主观能动性,帮助汉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,将河套这块‘新服之地’消化掉,并作为汉家对草原进一步发起进攻,或者说是发起反攻的战略支点。
  
  考虑到此间种种,刘非研究汉家现有的一切律法,显然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事了。
  
  ——尤其是军法!
  
  尤其是和日后,刘非大部分军事调动息息相关的军法,刘非是最需要尽快掌握,并了解透彻的。
  
  因为这,不但关乎到刘非日后,对麾下将帅、国中属臣的奖罚;
  
  也同样关乎到刘非在某些时候,是否会因为不熟悉汉家已有的军法——尤其是军功核算制度,而犯下一些原则性的错误。
  
  天子荣嘴上说是‘朕信得过江都’,但皇帝嘴里的话,谁信谁傻。
  
  退一万步说:就算天子荣真的对刘非百分百信任,真到了刘非不小心犯错的那一天,天子荣在长安朝堂,也免不得要费一番心思,才能保住刘非,以及刘非在河套取得的成绩。
  
  作为臣子,刘非有预防、提前规避这种情况的觉悟。
  
  只是这一看,刘非便彻底沉浸了进去——前后足足三天,刘非的注意力,都被手中这本其貌不扬的簿子所吸引……
  
  “在某一场战争中,在敌我兵力并无明显差距的情况下,单兵获得斩首三级,且伤不至残,伤愈后仍可继续服役者;”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