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二章重用余光建码头 志同道合利断金 (第1/2页)
第四十二章重用余光建码头志同道合利断金
天亮了,风和日丽,德高陪着兴茂坐着马车,在老虎口和马过河中间螺髻塘相遇,兴茂问尹健说:“这一夜鞍马劳顿,有惊无险,实乃天意,尹健大人万幸。”
尹健说:“将士劳苦功高,特别是您和东觉将军舍生忘死,回王廷,禀报大王和军师论功行赏。”
兴茂问道:“这车辆已备,尹健大人可否更换车马?”
尹健哈哈大笑说:“将士劳顿,不必更换,这牛这车也是吉祥,风雨雷电,处变不真乃天佑神助。”
一路战场被打扫干净,昨夜的刀光剑影,横尸遍野。今晨清风旷野,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。
队伍合二为一,众人说说笑笑,一团和气。依然是张彪在前,满脸的喜悦,趾高气扬,其兵士也是各个神气,头都抬到天上了。
尹健私下问东觉说:“到达王廷,这该如何论功行赏?”
东觉反问道:“大人您有何打算?”
“我心里很矛盾不知所以然。”尹健很信任的看着东觉。
东觉说:“高瞻远瞩,神灵佑护,何愁之有?”
尹健说:“将军有话直言,我心迷茫,愿听大人指点迷津。”
东觉看尹健没有做作,满眼的真诚和期待,就说:“那,我就说了。”
尹健点点头,很认真的听东觉说:“黄标是大王的人,除了大王对谁都看不在眼里,包括军师。他为何派兵半路截杀你我,表面上他是冲着财宝来的,但实际还是不惧怕大人您和军师。”
尹健边听边若有所思的点头认同。
东觉继续说:“既然黄标这样肆无忌惮,目中无人,他自己肯定不敢这样无法无天,应该有人暗中支持。”
尹健插话问道:“您是说大王?”
东觉否认说:“这我可不敢说,您自己分析。所以,我建议,最好不要上报大王那里,论功行赏,军师就能做主。当然也不要张扬,其一都知道大人您从西山岛而来,又都知道西山岛的传说。”
尹健点头说:“其实我也这样想,但依然犹豫不决,感谢将军指点迷津,我知道该怎么做了。”
回到王廷,东觉也没有什么压力,因为自己没有去西山岛,自己也只有十个兵士随尹健而去,所以对于西山岛财宝的事情,他也没有什么压力,唯一向杜良争取的就是对西山岛余光之众的任用上。
杜良收了尹健从西山岛带来的稀奇之物,也说了夺魁东觉才阻止了黄标的觊觎之心。杜良正如东觉分析的一样,只是嘴上恨的黄标抽筋扒皮的打骂一通,也并未把黄标怎么样,并且也根据艾扎的提议任命黄标为农部郎,这西山岛之行对于黄标和杜良之间就不了了之了。
东觉为修建码头和龙船的事觐见杜良,杜良对东觉说:“尹健分析西山岛不止所来之人,余光有不臣之心,两艘龙船只来一艘。”
东觉说:“此事我和尹健大人商讨过,也亲自问过余光。至于胡舟之众完全是咎由自取,这点尹健大人肯定给您汇报过,另外所有兵士都见证了胡舟图谋不轨,企图破坏西山岛之行。至于一艘龙船的事情,是因为人手不够。等码头修建完成,大人可以亲自登船,如履平地。余光说了,另外一艘龙船随时可取。”
东觉看了一眼沉思的杜良继续说:“西山岛能工巧匠,悉数而来,一些孩子和女人是西山岛的未来,不来也是正常,另外余光带来造纸、纺织、锯子和水车的技术,造福滇海,这些都是毫无保留。我今天来正为建造码头而来。”
杜良见东觉说的在理,就问道:“建造龙船必须建造码头?”
东觉回道:“必须先建造码头和船坞,船坞建造龙船,码头运输西山岛石材和木料装卸下载之用。另外大量石料和木材,运输到抚仙城,必须修建直道,直道有三条,疏通中间的盘龙江,修建两边的道路,这样并行日夜运输才能供应之需。”
杜良听的很认真,这些他都没有想过,只想早早拥远天下无双的王城,想来也非易事,就对东觉说:“我不是不信任你,而是对余光之众不得不防。”
东觉真诚的说:“我是您的人,只是惜才,可能会有谗言挑拨我们的关系,离间我们亲疏,我对天盟誓,不会背叛您,一门心思都在王城之上,我从今往后吃住就在抚仙城内。现在龙船不得开往别处,毕竟这些工匠有十年的荒疏,这船留给他们观摩,我计划把另一艘也开来。”
其实杜良从和龙那里得知有两艘龙船,来一艘,另一艘让他寝食难安。
东觉继续说:“大船在建造好之前,船厂和抚仙城一切管理和用度都有一人负责,军政,政民要分开,不然那些将军们成天没事掺和,指手画脚,什么事都干不成,消耗在内都之中,王城遥遥无期,当然船造好之后,怎使用,谁使用,我绝不干涉。”杜良感觉东觉考虑很周密细致,也点头答应。
黄昏,东觉再次来到海晏村海岸,此次一为归还牛车,到了粮食和吃食,感谢借出牛车的人家。二是把余光之众安顿在海晏,修建码头的工期不能再拖了。
任命余光为大良造,闻起为副,并拨付十万之众,驻扎海晏,开始新建码头和船坞。
夕阳,红球玉盘,正坠向天边海水里。水天一线,霞光万丈,风景如画,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。
海晏,东觉和余光并肩站在一起,望着天边,浮想联翩。这没有争斗,没有困难的乐土在哪里,火龙果将军在哪里?东觉畅想美好的未来,被波浪拉回现实。
东觉、余光和闻起三人带十个随从,三支小船,沿海岸线从南到北,从北到南,已经走了好几个来回,数百路。
夜幕降临前,船停靠在海晏村寨。余晖把下船的人影拉到岸边。年龄相当,余光看东觉英武沈俊,胸有天下。东觉看余光谨思慎行,心有乾坤。两人脾性相合,目光长远,侃侃而谈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