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四章献宝,郁青衣进京 (第1/2页)
“小人拜谢侯爷,拜谢侯爷!”
许久,李大海才回过神来,跪在地上对着杨正山不停的磕头。
堂内的众人对此倒是没有露出鄙夷的神色,也没有看不起李大海的意思,因为他们的情况跟李大海差不多。
他们都是来自腾龙卫的军户,有些是当初迁移到腾龙卫的难民,以前虽然读过书,但连个功名也没有。
若不是当初腾龙卫缺书吏,他们也没有机会做官。
论出身,他们跟李大海半斤八两。
“好了,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交给你做,你就不用磕头了!”杨正山扶起他来说道。
“是!小人定会拼尽所能,绝不辜负侯爷的看重!”李大海一脸憨笑的说道。
杨正山点点头,“嗯,接下来你们要招募更多的学徒,然后尽快生产一批千里镜!”
他虽然已经做好将玻璃的制造方法交上去的准备,不过在交上去之前不妨碍他先赚一波钱。
千里镜对于航海和军队都有着很大用处,若是拿出去售卖肯定有人愿意购买。
等千里镜的市场做开了,然后再用玻璃做装饰品,晶莹剔透的玻璃应该很受欢迎。
装饰品之后,在做茶具、酒具和餐具,最后才是窗户玻璃。
牙膏要一点点挤,玻璃制品的类型也要慢慢拿出来。
至于玻璃镜子,这个有点技术含量,未来或许还可以再赚一波大的。
杨正山对营销的了解不多,但也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。
所以一开始他并不打算大批量的售卖玻璃制品,而是打算慢慢的,一点点的售卖。
而且他还有一个很好的赚钱计划,想要分享给皇帝老儿,他相信皇帝老儿会很愿意跟他合作的。
“至于工程科,文华,你先把工程科搭建起来,缺人的话就去招募,嗯,可以去腾龙卫招募!”
“等工程科搭建起来,在去勘察迎河河道的情况,我们第一步先贯通迎河,让海船能深入重山镇!”
杨正山继续吩咐道。
修建官道和水道的事情肯定不能一蹴而就。
杨正山已经做好了长期奋斗的准备了。
搞基建是不会亏本的,看起来花费良多,但实际上是把钱粮给了重山镇的军户和百姓,相当于扶贫。
一直以来,杨正山都是靠着搞基建的方式来扶贫。
从迎河堡开始,到安源城,再到腾龙卫,每到一地,都会先制定一个基建计划。
如今也不例外,这个套路虽然老,但确实好用。
“今年的任务目标就是贯通迎河河道,能不能完成?”杨正山看向陆文华。
陆文华自信的笑了笑,说道:“下官会拼尽全力,完成侯爷交代的任务。”
“嗯!”
杨正山满意的点点头。
“好了,你们也要做好准备,钱粮、器械、人员等等,各方面要全力配合,莫要拖后腿!”杨正山道。
“喏!”众人齐声营地。
随着杨正山的命令传达下去,沉寂许久的总兵府终于动了起来。
如今的总兵府并不是以前的总兵府,而是一个全新的,来自腾龙卫的总兵府。
在腾龙卫的时候,杨正山早就将这些文吏磨练出来了,他们不但有着很强的办事能力,还非常熟悉杨正山的办事风格。
虽然换了一个地方,负责的事情更多更杂,但这些官吏们依然能将每件事处理的仅仅有条。
正月十八,总兵府就在重山关内贴出了告示,招募各种熟悉修建道路和水利的文吏,招募各种工匠,以及招募大量的工匠学徒等等。
正月二十,镇标五营同样贴出了告示,镇标五营开始招募将士了。
重山镇的百姓和军户看着这两份告示,都露出了惊讶和兴奋的神色。
原因很简单,杨正山提高了镇标五营将士的饷银,同时总兵府招募文吏、工匠和工匠学徒的待遇也非常高。
对于重山镇大部分军户和百姓来说,无论是加入镇标五营,还是做工匠学徒,都是一份高工资的工作。
至于文吏和工匠,这个门槛比较高,大部分军户和百姓都不符合条件。
而镇标五营的士卒和工匠学徒的门槛比较低,只要年纪在二十岁之下,身体健康,且出身清白即可。
镇标五营招募士卒的门槛之所以这么低,并不是加入镇标五营的标准低,而是在加入镇标五营之前有一段试训期。
试训期为三个月,即完成常规的基础训练。然后根据基础训练的成绩来选拔将士。
试训期也有饷银,饷银为镇标五营普通士卒的一半。
不过就算是如此,前来参加镇标五营招募的人依然是数不胜数。
镇标五营和总兵府的招募信息传开之后,大量少年涌入了重山关,弄得重山关都有些人满为患。
不过三天的时间,镇标营就招满了第一批试训的兵丁,总计五千人,全部都是十六到二十岁的少年人。
同时,玻璃作坊也招募了五百工匠学徒。
眼看着总兵府开始行动了,庞棠也坐不住了,整天拉着巡抚衙门的官吏开大会,并且还冒着风寒专门跑了一趟黑云山。
杨正山负责修建官道和贯通河道,庞棠负责建造黑云城和开放北地。
两人已经做好了分工,都在为一个庞大且宏伟的计划努力着。
而就在这样忙碌的气氛下,京都也传来了一道道让人无法忽视的消息。
首先是在正月十六日,京都举行了立储大典,承平帝册立诚王为太子,带着太子祭天地、太庙、社稷。
自此之后,诚王就是大荣的太子,废太子彻底成为了过去式。
而在立储大典结束之后,太子再次监国,承平帝再次住在深宫中静养。
这一次太子监国与上一次太子监国有着明显的不同。
上一次太子监国还有恭王和诚王临朝观政,并且太子手中没有半点兵权。
而这一次太子监国没有其他亲王临朝观政,并且承平帝将禁军的兵权交给了太子。
显然新太子的位置非常稳固,承平帝已经做好了皇位更迭的准备。
当杨正山得知这些消息的时候,就明白现在的太子就是大荣未来的新皇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