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五十九章让万民敬仰,如心有猛虎,细嗅蔷薇。 (第1/2页)
“草民,草民给大人磕头!”
这汉子大概是偷看了许久,见杨正山过来,紧张的跪地就拜。
杨正山上前,一把扶起他。
“免了!”
被他扶着,汉子先是愣了一下,随即更加紧张的手足无措。
“王老三,先请侯爷进去!”
这时候熊虎倒是冷静了下来,提醒道。
“啊,请,请!”王老三结结巴巴的说道。
杨正山这才走进屋内。
三间土胚房,中间是堂屋,两边是卧室,这是辽东地区最常见的布局。
低矮的房屋有些昏暗,不过还算暖和。
杨正山随意打量着,好吧,其实没啥好大量的,屋子里连个板凳都没有,只有一块石头。
“侯爷见谅,这里也没有个做的地方。”熊虎小心翼翼的说道。
“嗯!”
杨正山轻轻点点头,看了看汉子和孩子身上的衣物。
衣物不算厚实,但却是新的。
尔后,他也没有跟熊虎和王老三多说,转身走出了堂屋,又走进了灶房。
灶房在主屋和西边的厢房之间,里面有一个土灶,土灶底下还有火星,显然是刚烧过炕。
这个村子附近没有地方砍柴,不过可以割干草。
拿着镰刀到村外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割一大捆干草。
杨正山在灶房中没有看到粮食,问道:“你们的粮食呢?”
王老三手忙脚乱的跑进主屋抱出了半袋粮食。
杨正山打开,捏了几粒糙米放在了嘴里。
是好米,没有沙子,也没有发霉。
“就这些?”
“屋里还有一袋!”王老三声音很低的说道。
杨正山满意的点点头。
“嗯,收起来吧!”
随后,杨正山又去了几家,他的身份对这些百姓来说太过尊贵,哪怕他没有表明身份,还是让这些百姓感到惶恐。
所以他也就没有与这些百姓交流以示亲和,只是查看了一下村民家中的情况。
条件是艰苦了些,但好在他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。
房屋不漏风,村民有衣物,有粮食,还能烧火取暖。
这已经是重山镇能做的最大程度了。
再多,杨正山也没办法了!
等他查看了五六户人家,村外一队人骑马飞奔而来。
“靖胡堡左千户张烨拜见侯爷!”
靖胡堡归属于建宁卫参将幕府管辖,设有守备官厅,下辖五个千户所,以及一个千人守备营。
这一片的村庄都由靖胡堡管辖。
“既然来了,就陪老夫一起走走吧!”
杨正山也没有怪罪他们自己找过来,主要还是他在这里没有发现问题,这说明张烨做事还是很认真的。
“喏!”张烨松了一口气。
此时风雪渐小,杨正山骑上马不紧不慢的朝着下一个村子走去。
“你们这边的情况如何?”
一边走他一边询问道。
“还能维持,不过不少百姓中了风寒,下官虽然为他们请了大夫,但苦于没有药材,无法让他们得到医治。”张烨说道。
杨正山微微颔首,药材短缺是整个重山镇面临的问题。
特别现在已是寒冬,他已经不能再用九草养身方了,百姓们也就失去了一种滋养身体的方法。
九草养身方是灵泉空间内的杂草,灵泉空间内自然不缺杂草,可问题是这大冬天的,他实在是无法解释那些杂草的来历。
“总兵府也没有药材了,这一次只能靠他们自己熬过去了!”杨正山有些无奈的说道。
张烨看着杨正山脸上的无奈,眼中顿时多了几分崇敬。
“侯爷为百姓们做的已经够多了,百姓们心里都念着侯爷的仁德!”
他这并不是在拍马屁,而是在说事实。
原本重山镇的百姓和军户就不用说了,就说这八十万难民,哪个不对重山镇心怀感激。
杨正山给重山镇带来的变化也不仅限于受灾的百姓,重山镇原本的百姓和军户也是受益良多。
而对于这些称赞,杨正山也早就习惯了。
当然习惯归习惯,杨正山对于这样的称赞还是非常受用的。
他劳心劳力的做这么多是为了什么?
是为了官职?
还是为了荣华富贵?
亦或是为了成就仁德之名?
其实都不是!
他为的只是那种做出成绩的成就感。
就是那种我办成了一件大事,让无数人都感激都崇拜的成就感。
从最初融入杨家开始,带着杨家过上好日子,他有了一种成就感。
之后他在临关堡,迎河堡,安源城,腾龙卫扶贫,让军户和百姓吃饱穿暖,然后奔小康。
每在一地,福泽万民,得万民称颂,都让他感到无比的满足,有着很大的成就感。
这才是他一直勤于公务的动力。
至于为何他有这样奇葩的爱好,其实很简单。
因为前世他只是一个普通人,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获得这样的成就。
而来到这个世界,他有了这样的机会,有了这样的能力,所以也就有了新的追求。
对于权势富贵,其实杨正山并不是很在意。
在拥有灵泉空间的第一时间,权势和富贵对他来说就已经是唾手可得的东西。
如果不是追求心中的成就感,杨正山应该更喜欢闲云野鹤,悠然自得的生活。
至于享受,被人称颂也是一种享受。
如今他家有娇妻相伴,膝下子孙满堂,身边有亲随仆从服侍,美食美酒样样不缺。
唯一缺的大概就是妻妾成群了!
不过嘛,杨正山表示咱是一个脱离低趣味的人,咱走心不走肾。
生理上的满足哪里有心理上的满足让人享受。
而且咱也不缺生理上的满足,咱不是还有一个娇妻吗?
所以杨正山就喜欢这种被人称颂的感觉。
让万民敬仰,如心有猛虎,细嗅蔷薇。
杨正山与张烨巡查了几个村落之后,便跟着张烨来到了他们的卫所。
原来靖胡堡的卫所并不在这里,但随着重山镇向北扩张,很多卫所就把驻地向北迁移了。
千户所中的兵丁并不多,只有百余人而已。
杨正山的到来,让这些兵丁既激动又兴奋。
相比于难民的惶恐,兵丁们对杨正山倒是没有太多的畏惧,更多的是亲近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