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六十章爷爷,我觉得鞭子比枪厉害! (第2/2页)
“这丫头以后肯定不会省心!”
休息了两天之后,杨正山就恢复了上下衙的习惯。
早上辰时准时到总兵府上衙,中午在总兵府用饭,下午差不多酉时下衙回侯府,作为一个上班族,杨正山表示按时上下班是一个上班族该有的传统美德。
不过重山镇毕竟没有人能管到杨正山的头上,所以杨正山的时间还是很灵活的,在总兵府书房中坐腻了,他就去军营看看,若是从军营回来的比较早,他就直接回府了,反正他也不需要打卡。
镇标五营的基础训练早已结束,如今还在进行实战训练,至于各路援兵营,这一年来,他们也会分批前来重山关进行基础训练。
目前西路援兵营的将士已经全部完成了基础训练,其他五路援兵营则只有三分之一的将士完成了基础训练。
之所以西路援兵营先完成了训练,一是因为西路需要面对兀良胡族,必须尽快形成战斗力,以备不时之需。
二是因为今年其他五路援兵营都有参与难民接收和安置工作,不宜调动太多的将士来重山关训练。
等明年就好,按照计划明年六路援兵营将会全部完成基础训练,而重山镇的战斗力也将在明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。
这一天下午,杨正山刚从城外的军营回来,在穿过南城的时候,杨正山发现一家茶馆门外聚集着很多人。
茶馆内还是不是响起一阵阵叫好欢呼的声响。
杨正山骑马路过街道,诧异的朝着茶馆内望了一眼。
“这茶馆怎么这么热闹?”
重山关的娱乐项目很少,什么青楼花坊之类的机会没有,原因很简单,重山关内以军汉为主,不喜欢青楼这种充满文艺气息的地方。
相比之下,纯粹做皮肉生意的窑子就有很多了。
南城西边有一条胡同,就是重山关最大的花柳巷子。
而除了花柳巷子外,重山关城内的娱乐项目就只剩下戏班子和茶馆听书了,其中茶馆听说最为受欢迎。
大荣武道盛行,而江湖之中各种演义传说更是数不胜数,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武者,都喜欢听一些江湖中的奇事妙事。
在这样一个娱乐匮乏的社会,能听书的茶馆几乎天天爆满。
杨正山也挺喜欢在茶馆听书,说书人都有着三寸不烂之舌,能把故事讲的绘声绘色,引人入胜,听起来十分有意思。
可惜他公务繁忙,很少有机会能抽出时间来在茶馆内听说。
今天他回来的早,又看着茶馆如此热闹,忍不住来了兴趣。
亲随上前听了几耳朵,笑呵呵的回来禀报道:“侯爷,茶馆内的说书先生正在讲侯爷在关山口之战的神机妙算!”
“呃!”
杨正山没想到里面居然是在讲自己的事迹,这让他有种吃瓜吃到自己头上的感觉。
不过,他也十分好奇这说书人是如何说他的。
“你们先把马牵回去吧,我去听听!”
说着,他便将缰绳递给了亲随,一个人悄悄的挤入人群中。
他今日穿着一身青黑色的锦缎羊皮袄,虽然看起来气势不凡,但在这茶馆外也不算扎眼。
他也不需要太往里,只要站在门外就能听到里面的说书声。
啪~
惊堂木响起,紧接着一道清亮的声音响起。
“山谷大火之中,乌托小王子被吓的那叫一个哭天抢地,屁滚尿流,好在他身边的随从还算忠心,见大火烧来,连忙把乌托小王子拽上了马,撒丫子就跑。”
“乌托小王子是又怕又急,一边跑他还一边惊恐的回望身后的大火,生怕这大火烧到自己的身上。”
“见大火与自己越来越远,他这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起。”
“可就在这时~~”
“啪~~”惊堂木再次响起,说书人的声音变得洪亮起来。
“乌托小王子似乎发现那大火之中似乎闪过一道人影!”
“他还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,揉了揉眼睛再看,只见那呼呼燃烧的大火中正有一人骑马奔腾而来。”
“此人头戴凤翅盔,身披明光铠,身高九尺,骑着一匹神异的骏马!”
“要说这马啊,那绝对是人间异兽,此马不但高大神骏,而且还能踏火而行,奔驰在熊熊烈火之中,如履平地~~”
听到这,杨正山就有些听不进去。
喵的,太能吹了!
不用听后面的,他就知道这个踏火而来的人影就是他自己。
他脑子抽了,冲进大火里去。
还踏火而行,红云是厉害,要说它是人间异兽,哪也不算过分,可要说它能踏火而行,你也得问问它愿意不!
至于说书人口中的乌托小王子,那跟个软脚虾一样,还被大火给吓得屁滚尿流!
虽然当时杨正山也不知道乌托小王子的反应,但杨正山知道乌托小王子绝对不是一个软脚虾。
乌托小王子是谁?
那是兀良王最厉害的小儿子。
他率领数万胡骑扫荡辽西,打的大荣三十万大军溃不成军。
虽然关山口之战他败了,但他失败的原因是杨正山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!
关山口之战,无论换成谁来作为杨正山的对手,大概率都会一败涂地。
掌控天时,借助地利,再加上梁储率领数万禁军配合,杨正山想输都难。
乌托小王子根本就没有嬴的机会。
所以关山口之战失败的原因不是乌托小王子无能。
而如今乌托小王子依然是兀良王族最出色王子,在兀良胡族中,乌托还是继承王位呼声最高的王子。
哪怕他在关山口折损了七万胡骑,他在兀良胡族依然有着很高的声势。
如果不出意外,等年迈的兀良王过世,乌托就会继承兀良胡族的王位。
这样一个人,你说他是被大火吓得屁滚尿流!
这不是扯淡吗?
不过这也正常,说书人向来就喜欢夸大事实,用各种夸张的戏码来调动听书人的情绪。
主要还是杨正山了解实情,所以他听起来感到有些虚假,而周围其他的听书人就不一样了,叫好声此起彼伏,气氛越来越热烈。
杨正山微微摇头,转身离开了茶馆,打道回府。